西樓巷胡同 - 坐落于北京市西城區西四地區
西樓巷胡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代,當時被稱為“地安門西夾道”,因地處地安門西側而得名。據史料記載,1911年后,胡同西口出現了一座陳舊的二層青磚小樓,可能就是因此而得名“西樓巷”。這座小樓不僅成為了胡同的標志性建筑,也見證了胡同從清代到民國再到現代的變遷歷程。...
2024/11/30西樓巷胡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代,當時被稱為“地安門西夾道”,因地處地安門西側而得名。據史料記載,1911年后,胡同西口出現了一座陳舊的二層青磚小樓,可能就是因此而得名“西樓巷”。這座小樓不僅成為了胡同的標志性建筑,也見證了胡同從清代到民國再到現代的變遷歷程。...
2024/11/30石橋胡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宣統年間,因其胡同中段三岔路口處曾有一座裝飾街道用的石橋而得名。這座石橋不僅是胡同的標志性建筑,更是連接周邊街區的交通要道。民國后,石橋胡同的名稱得以沿用,成為了東城區內一條著名的胡同。在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間,北段一度改稱紅日路七條,但后來恢復原名,重新回到了歷史的軌跡上。...
2024/11/30群力胡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代,原稱“麻狀元胡同”,得名于清順治壬辰科(1652年)滿榜狀元麻勒吉。麻勒吉,滿洲正黃旗人,字謙六,漢名馬中驥,是清朝第一位滿洲人狀元。他曾任學士、江南江西總督、步軍統領等職,還參與編修清太祖、太宗圣訓,是清世祖遺詔的起草者之一。因其居住于此胡同,故得此名。后麻勒吉改名馬中驥,麻狀元遂稱馬狀元,胡同亦改稱馬狀元胡同,俗稱狀元街。1965年,為取群策群力之意,胡同正式更名...
2024/11/29南半截胡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時期,是北京城中最古老的胡同之一。據史料記載,明清兩代,這里是京城繁華的商業區和居民住宅區,許多顯赫一時的家族都曾在此居住。胡同的名稱“南半截”,源于其地理位置和形態。相傳,在明清時期,這條胡同原本是一條完整的街道,后因城市規劃或自然變遷,被分割成了南北兩段,南段因此得名“南半截胡同”。...
2024/11/29納福胡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時期,是北京城中最古老的胡同之一。據史料記載,明清兩代,這里是京城繁華的商業區和貴族住宅區,許多顯赫一時的家族都曾在此居住。胡同的名稱“納?!?,寓意著吉祥如意、幸福安康,反映了古代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...
2024/11/29靈境胡同,位于北京市西城區東南部,西長安街街道辦事處轄區內,是一條歷史悠久、文化底蘊深厚的古老胡同。它東起府右街,西至西單北大街,全長約664米,最寬處達32.18米,是北京最寬的胡同之一。靈境胡同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、豐富的歷史遺跡和濃厚的文化氛圍,成為了西城區乃至整個北京市內一道亮麗的風景線。...
2024/11/28北溝沿胡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時期,當時它被稱為學房胡同,屬于南居賢坊的一部分。到了清朝,這條胡同歸屬于正白旗,乾隆年間更名為官學胡同,宣統時期則正式定名為北溝沿胡同。民國以后,這一名稱沿用至今。在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間,北溝沿胡同一度被改名為紅都胡同,但很快就恢復了原名。...
2024/11/28南新華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代,當時這里是一條明溝,為城中泄水用的河道。到了民國十三年(1924年),馮玉祥發動首都革命,進駐北京后,開始整修城墻和街道,填溝修路,形成了新華街。南新華街由此得名,并逐漸成為一條繁華的商業和文化街區。...
2024/11/27馬園胡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民國時期。據史料記載,民國36年(1947年),這條胡同被正式命名為“馬園”。1949年后,它繼續沿用此名,成為了安定門街道內一條重要的居民生活區。在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間,馬園胡同曾一度改名為“紅日北路七條”,但這一名稱并未持續太久,后來便恢復了原名。...
2024/11/26法華寺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代。明萬歷至崇禎年間,這里就被稱為法華寺。到了清宣統年間,正式定名為法華寺街。法華寺,作為這條街道的靈魂,曾是北京外城大寺之一,香火旺盛,是佛教信徒的重要聚集地。法華寺始建于明代,后在清康熙年間和同治年間進行過大規模的修繕,使得其建筑規模宏大,山門為三開間歇山頂建筑,正中券門上有“大興法華寺”的匾額,寺內分為三進大殿,東西配殿,鐘鼓樓及東西跨院,整體布局嚴謹,氣勢恢宏。...
2024/11/27